南方财富网-放假频道

放假首页
放假安排时间表 节日祝福 节日大全 放假活动 放假相关

端午节粽子怎么做?端午节家常粽子有几种(2)

2018-06-12 15:01:55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八宝辣酱粽

  材料:烧鹅腌料酱,糯米,香菇,茶树菇,豆干,黑木耳,海米,花生仁,糯米

  做法:

  1.酱料是我自己做烧鹅的时候炒的,主料就是豆瓣酱和柱候酱,加一点芝麻酱和花生酱,大家自己调,一定记得调好了放油炸一下葱花炒一炒,凉了之后用一大勺腌一下瘦肉。

  2.豆干、黑木耳、茶树菇、香菇泡发洗干净切成很碎的小块。

  3.糯米提前一晚上泡好,倒掉水分,加入两大勺老抽拌均匀。

  4.然后把所有的配料和瘦肉一起再次腌制半个小时,与糯米混合,随后加入烤好的熟花生。

  5.加入海米,拌均匀即可。

  6.取一片粽叶,窝成环形,放上拌好的糯米。

  7.先把粽叶往下压。

  8.然后把头窝过来

  9.捆结实,冷水上锅煮四十分钟即可!

  杂粮八宝粽

  材料:糯米(总比例要低些),鹰嘴豆、小米,麦子米(麦仁),绿豆,红豆,枸杞子,莲子。

  做法:

  1.鹰嘴豆和莲子都比较大粒,提前先一起泡、他的谷类,一起放大碗里泡胀。

  2.粽子叶洗干净,开水烫过备用。

  3.取两片粽子叶,折出一个三角,然后放米和豆,用手压实。

  4.粽叶从上往下折叠,叠成三角形最后用棉线绑结实。

  5.然后电饭锅里煮半小时即可。

\

  四大人群不适合吃粽子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

  粽子的八种错误吃法不宜一次吃太多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不易消化,如果一次吃的太多,容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觉。一般来说,成年人一天以吃1~2个(不超过250克)为宜。

  不宜与寒性瓜果同吃吃粽子时可搭配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以帮助肠胃蠕动,避免消化不良。但不要与寒性瓜果类一起食用,比如西瓜、生西红柿等,以免引起腹胀、腹痛或腹泻。

  不宜空腹吃

  如早晨空腹吃粽子,由于难消化的糯米等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会刺激胃酸分泌过多,易出现“烧心”或“泛酸”等症状,尤其是原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还可能导致旧病复发。

  不宜凉着吃

  粽子最好不要凉着吃,吃前要加热。一是因为糯米和粽子馅都是容易变质的食物,加热不充分很容易发生食物中毒;二是因为变凉的粽子过油、过粘,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不宜同时喝冷饮

  吃粽子的时候可搭配一些用丝瓜、紫菜、海带、豆腐等为主料的热汤,有利降低粽子的滑腻感,并能均衡营养。但不要同时喝冷饮,因喝冷的汤水会使糯米发硬凝固,容易引起腹部滞胀难受。

  不宜当夜宵

  特别是肉粽和猪油豆沙粽等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睡前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易引起消化不良,还影响人正常睡眠。

  不宜吃未熟透的粽子

  有不少家庭自包粽子,但注意一定要煮熟煮透才可食用。不然的话,未熟透的粽子不仅口感差、味道不好,而且食后极难消化,会给胃肠增加极大负担。

  不宜存放太久

  粽子要现包现吃,不宜保存太久。尤其炎热的天气里,粽子很容易变质,枣粽和豆沙粽放冰箱也不要超过3~5天;如果是肉馅粽子,应在3天内吃完为佳。粽子剥开后如有粘丝,则表示粽子可能不新鲜了,最好别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