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放假频道

放假首页
放假安排时间表 节日祝福 节日大全 放假活动 放假相关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大全(1)

2015-07-07 09:49:03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二十四节气简介 二十四节气养生歌大全

  24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1、立春

  立春,24节气的第一个,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这时人体阳气也开始生发,建议放松头发,穿宽松衣服,多参加户外运动,如爬山,郊游,让阳气顺利舒展开来;另外,刚进入春天,乍寒乍暖,皮肤毛孔疏松,容易感冒,身子要注意捂一下,就是所谓的“春捂秋冻”。

  2.雨水

  雨水节气到了,天气继续暖和,雨水逐渐增多,湿气容易困阻脾胃,加上肝气太旺,会抑制脾胃功能,养生方面,一要疏通肝经,防止升发太过,二要健脾祛湿,多吃白扁豆,薏米,茯苓。民谚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人体也是一样,脾胃调理好了,肥料就可以大量吸收,身体就会越来越棒。

  3.惊蛰

  惊蛰节气,春雷震响,蛰伏冬眠动物苏醒,细菌病毒也苏醒了,所以春季是流行病的多发季节。注意个人卫生,提高人体气血能量是关键。另外,人体内气血苏醒后,大量快速运行,往往集中冲击病灶。如果体内气血兵力充足,则旧病痊愈;如果正不胜邪,旧病就复发。这提示我们,养生要有全局观念,冬天要进补,预防来年春天生病。

  4.春分

  春分这一天,太阳在赤道正上方,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人体这时要特别注重阴阳的平衡协调,尽量少吃煎炸,酸辣,冰冻,寒凉的食品,多吃平淡平和的食物。否则身体容易出现偏差,表现为阳虚寒重,阴虚火旺,上燥下寒的体质。现代城市人群,上燥下寒体质非常普遍。

  5.清明:

  清明,天清地明,古人在清明节门口插杨柳条,到郊外祭扫坟墓。清明是高血压的易发期,应该注意血压的变化,预防中风(包括脑梗塞和脑溢血)导致的偏瘫或死亡。全身泡浴和局部药浴泡脚,同时艾灸脚底涌泉穴和脚背太冲穴,疏通经络(尤其是任督二脉),可以很好的降血压。

  6.谷雨

  谷雨,就是雨水生五谷,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如果春天前几个节气没有养生,现在补上,还来得及。春季养肝为先,养之前,先通过身体背部的排毒管道膀胱经,清除肠毒和血毒,减轻肝脏负担;接着就补充肝血,鸭血,鳝鱼,都是不错的选择。

  7.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开始,气温显著升高,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

  身体也开始“夏长”,特别是心脏。顺势而为,夏季养心最明智。心主血脉,注意心血管气血的补充,疏通血管的阻塞;心主神明,注意保养心神,淡泊明志,不要心浮气躁,多吃莲子、桂圆、红枣,则思维敏捷,睡眠安稳。

  8、小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时节,气温明显升高,睡觉时贪凉易引发胃肠炎、痛经、风湿病,如果饮食过食生冷,女性更容易出现宫寒导致的月经不调,久而久之,导致不孕。现在不孕不育的发病率,10对夫妇就有1对,情况非常不容乐观。

  9.芒种

  芒种,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谷、黍、稷等。大部分地区进入连绵阴雨的梅雨季节,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异常闷热,各种器具和衣物容易发霉,女性阴道也特别容易感染念珠菌。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更加会反复感染,令人痛苦不堪。养生的原则,提高体内气血能量,扶正祛邪。

  10、夏至

  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夏至是阳气盛极而衰,阴气开始回升的节气。“春夏养阳”,阳气最旺的时候,体内寒湿比较表浅,这时用温热的药物或精油,通过任督二脉,大量补充气血能量,就可以达到祛除寒湿的效果。

  11.小暑

  小暑,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最热。正是冬病夏治最好时期。顺应天时,夏天阳气最旺的时候补充阳气,驱赶寒湿,冬天就不会生病。通过泡浴,刮痧把毒素通过经络和皮肤排出,然后顺着畅通的经络,迅速补充气血能量,身体就会明显改善。

  12.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同时雨水多,有“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所以要预防暑气和湿热导致的全身困倦,食欲不振,大便粘滞,甚至中暑昏迷。饮食要多喝茶,多喝粥,多吃新鲜瓜果。推荐五汁饮:梨汁、荸荠汁、藕汁(或甘蔗汁)、麦冬汁、鲜芦根汁一起搅匀,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13.立秋

立秋,秋天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