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2.5天小长假新规是怎样的?(4)
2016-01-15 11:11:23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加强旅游监督管理。建立省、市、县(区)三级综合治理长效机制,完善旅游市场主体退出机制和旅游投诉转办机制。推进旅游市场综合执法,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开展综合执法,依法严肃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价格欺诈行为,严厉打击“黑车”、“黑导”、“黑社”、“黑店”和诱导、欺骗、强迫游客消费行为。充实基层旅游执法队伍,加大执法人员培训,提高旅游执法水平。依法建立健全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充分发挥旅游者、社会及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引导作用,鼓励志愿者参与旅游监督,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强化旅游安全保障。各地要建立健全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等旅游场所特种设备定期开展安全检测,在重要节假日和旅游旺季依法开展旅游安全联合大检查。建立健全研学旅行安全保障机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旅游景区突发事件、高峰期大客流应对处置机制和旅游安全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将其纳入当地统一的应急体系,在重点景区加快建立专业医疗和救援队伍。探索规范群众自发性团体旅游行为,倡导安全出行。鼓励游客、景区(点)、旅行社、客运索道和大型游乐设施使用单位等投保相关责任保险。
倡导文明旅游。把旅游相关企业、从业人员和游客诚信行为纳入我省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旅游企业“黑名单”制度和“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制度。推进行业协会自律建设,健全行业自律规约,引导会员企业诚信经营。旅游部门要加快建立导游从业诚信档案,采取有效措施,激励导游规范、诚信执业。大力倡导游客文明出行、文明消费,杜绝乱刻乱画、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等行为。
三、保障措施
(一)扩大旅游宣传。 继续做好“江西风景独好”核心旅游品牌宣传。省级有关媒体要加大对我省旅游建设的宣传,营造浓厚发展氛围。各地要充分利用举办各类旅游节事活动,加大旅游形象宣传推广。支持各级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参加国际知名旅游展会,在主要国际客源地国家和城市举办旅游推介活动。推动市场宣传营销由线下向线上线下并举转变,灵活运用网络营销等各种营销方式,通过新兴媒体技术进行全方位宣传推广,探索“网络旅游特卖会”模式,使旅游产品通过网络热销客源市场。创新境外宣传方式,拓宽入境旅游市场营销渠道,提升我省旅游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
(二)强化规划引领。 各级政府要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全省“十三五”旅游规划和其他专项旅游规划,形成以省级规划为总纲、市县规划为分目、旅游景点规划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体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和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规划要统筹考虑旅游功能,促进融合发展。要通过规划引领,加强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利用,防止重复建设。
(三)完善土地政策。 坚持节约集约用地,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安排旅游用地的规模和布局,严格控制旅游设施建设占用耕地。各级政府要保障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合理用地需求,符合省重大项目用地管理规定的,列入省重大项目调度会调度,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旅游配套基础设施按国家规定以划拨方式供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入股、联营等形式与其他单位、个人共同开办旅游企业。鼓励利用荒地、荒坡和荒滩等土地开发旅游项目。
(四)加大财政金融支持。 逐步增加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基数,用于全省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支持重点旅游项目建设等。各市、县(区)政府要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引导旅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要将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和项目纳入服务业、中小企业、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节能减排等专项资金支持范围。研究制定《江西省入省旅游包机和专列奖励办法》,对组织境外及省外包机、专列来赣的各类旅游企业进行专项奖励。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到沪深交易所首发上市、到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区域股权交易市场挂牌融资。支持旅游企业采取项目特许经营权、收费权、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