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放假频道

放假首页
放假安排时间表 节日祝福 节日大全 放假活动 放假相关

寒露养生的11条黄金法则有哪些?我国寒露养生大全(1)

2015-09-30 12:53:40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寒露养生的11条黄金法则有哪些?我国寒露养生大全

  10月8日寒露,这个时节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顺应自然规律呢?杭州市中医院中内科博士陈海玲就来教教大家,注意这11条黄金规则。

  多喝蜂蜜水。秋天经常服用蜂蜜水,既可以防秋燥,又能抗衰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编撰的《中华本草》和国家药典委员会编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对蜂蜜的功效有了更确切的描述“性味:甘,平。归经:归肺、脾、大肠经。功效:补中,润燥,止痛,解毒。主治:用于脘腹虚痛,肺燥干咳,肠燥便秘;外治疮疡不敛,水火烫伤。”

  多睡1小时。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身体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疲惫感,这就是“秋乏”。此时,就应该相应地调整起居,尤其是睡眠,要充足,最好比平常多睡一个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睡,不仅可以让人保持精神,还能在冬季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

  避免过早地添加衣物。初秋,暑热尚未退尽,不宜过多过早地添加衣服,用来提高机体对低温环境的适应能力。然而,“秋冻”要因人而异,老人和孩子的抵抗力弱,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则应及时增减衣服。“适温”最重要。尤其在关节、腰部、咽喉、颈部等地方需要做好保暖工作。

  贴秋膘要循序渐进。进入初秋,夏天里比较差的食欲逐渐好转,但这个时节人的肠胃功能比较弱,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加重肠胃负担,影响肠胃功能。

  喝粥健脾胃补中气。百合粥、银耳粥、杏仁粥、莲子粥、坚果粥和芝麻糊等,都是很好的养生早餐。医生提醒,调理保养身体应该从秋天开始,多吃滋阴润燥的食物,能增强抵抗力。

  多喝水去秋燥。想去秋燥必须养阴,而养阴的重点在于留住水分。建议多喝温水,但是千万不要喝冷水,因为人的脾胃喜温忌寒,低于室温的水多喝反而有害健康。

  多吃清热安神食物。比如银耳、百合、糯米、莲子、豆类及奶类,但不可一次进食太多,少食多餐。

  少吹空调风扇。初秋早晚温差较大,肺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容易发作,经常吹空调、吹风扇,可能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等,要少受“冷刺激”。

  避免脐部、胃部受凉。天气渐凉,肚脐部位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要及时增添衣物。睡觉时盖好腹部,关好门窗。

  轻松运动。饭后两小时,可以做些不太累的运动,如快走、慢跑、跳操、瑜伽等。适度的运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对消化吸收能力也有帮助。

  精神调养防悲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初秋,天气万物由春夏的勃勃生机转向萧条冷落,加上干燥,人们出现心情波动甚至情绪低落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应注意收敛情绪、维持心性平稳。

  寒露起居养生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感冒后 90% 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出门泡个热水脚

  常言道:“ 寒露脚不露。” 南京自然医学会足疗保健专家王城生副教授介绍说,寒露节气前后要注重足部的保暖,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了,以防 “ 寒从足生 ”。由于两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又因为脚部的脂肪层较薄,特别容易受到寒冷的刺激。脚部受凉,特别容易引起上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导致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对冷空气刺激极为敏感,骤然降温使呼吸器官抵抗力下降,病邪就会乘虚而入。轻则引起外感咳嗽,重则可使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发作。

  寒露时节出行前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热水泡个脚。用热水泡脚既可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还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使人精力充沛。

  寒露养生之饮食

  多吃山药、萝卜等 “ 根 ” 菜

  专家提醒:寒露节气养生保健不妨多吃些山药、萝卜等 “ 根 ” 菜。

山药既是中药,也是美食,是大家熟悉的滋补珍品。研究证明,山药中的 B 族维生素的含量是大米的数倍,矿物质中钾含量极其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