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放假频道

放假首页
放假安排时间表 节日祝福 节日大全 放假活动 放假相关

国际不打小孩日简介(1)

2015-05-08 10:04:18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国际不打小孩日简介,“国际不打小孩日”(每年4月30日),由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

  节日通过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1设立背景

  在美国,尤其是在一些拉美、亚裔移民家庭以及是一些收入比较低,受教育程度比较低的黑人家庭,打孩子的现象相对于白人家庭来说还是比较普遍的,甚至存在严重的虐待、性侵等情况。正是因为美国的确存在虐待孩子的情况,美国儿童人权组织有效管理中心在发起了反对了体罚儿童的运动。

  2节日文化

  目的

  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

  口号

  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3节日历史

  1998年时,美国一个反体罚组织发起名为国际不打小孩日的活动,将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国际不打小孩日(美国称为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

  截止2011年,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禁止校内体罚的国家有:阿根廷、中国、日本、菲律宾、南非、泰国、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斯洛伐克、英国、爱尔兰、比利时、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土耳其。

  禁止一切体罚(校内体罚+家庭体罚)的国家: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哥斯达黎加、塞浦路斯、丹麦、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美国、冰岛、以色列、澳大利亚、肯尼亚、拉脱维亚、卢森堡、摩尔多瓦、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西班牙、突尼斯、乌克兰、乌拉圭、委内瑞拉。

  4评论

  商丘市心理专家孙萍:“国际不打小孩日”其实是在倡导一种科学教育孩子的理念。但一味采用温和方式教育孩子未必都好,挫折教育也是很有必要的,适当的体罚就是一种挫折教育。

  5专家建议

  建议 惩罚孩子也要讲技巧

  关键是掌握好以下几个技巧。

  首先,对于幼儿段的小孩子来说,当他做错时可以适当地拍拍小屁股,打打小手,告诫他这样做是错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尊心和认知能力不断增强,要尽量跟他讲道理。

  其次,惩罚孩子要注意场合,不可在亲戚朋友面前或公众场所惩罚孩子,当众不留情面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如果孩子当众顶撞,父母也会很没有面子。

  最后,当家长看到孩子犯错时,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冷静,切勿急于打骂孩子,因为一顿暴打不仅会伤害孩子,对家长的身心也会造成伤害。而且不少家长情急之时对孩子的体罚往往会造成难以估计的严重后果,所以,惩罚孩子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根本原因:沟通过少

  这份有关亲子沟通的问卷涉及多方面内容,包括孩子与父母的交流时间、交谈环境、谈话内容、询问孩子不愿提及之事时孩子的反应,孩子讲篮球、街舞、上网、动漫等流行事物时父母的态度等等。

  问卷在家长会前一周提前发放。家长们觉得这就是一份普通问卷,但在家长会上看到最终的结果分析,心里却狠狠地被“震”到了。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九成的父母,每天和孩子交流的时间不足1小时,大部分集中在10—30分钟,而且交流的时间基本集中在饭桌上。

  “一方面可以说明家长很忙,孩子也很忙,另一方面,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话不想和家长讲,吃饭的时候一家人坐一起,孩子觉得没办法,得有一个交流。”清河中学的副校长黎敏,在问卷调查后举行的家长会上分析了调查结果。他发现,不少原来以为很懂孩子的家长,在看了结果分析后“非常惊讶”。

  “其实,和孩子交流,在其他环境中更容易进行,比如散步,在放松的环境中,孩子更容易说出心事,也更容易让孩子和家长的心灵联系得更紧密。”

  有媒体报道,1998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选定每年4月30日为“不打小孩日”,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这个活动后来得到各国响应,包括美、加、英、纽、澳、肯亚、喀麦隆、印度、斯里兰卡、香港等,都同时举办终止体罚的活动。

设立 “国际不打小孩日”,让家长跟老师从体罚和棍棒教育误区中走出来,实在太有必要了。教育,真的是一个专业性太强的行为,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