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重庆2.5天小长假新规是怎样的?(4)
2016-01-15 11:55:47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线路、创建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引导贫困地区群众通过入股、劳务等方式,参与高山避暑纳凉、乡村旅游和休闲农庄等建设和服务。到2017年,扶持200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开展乡村旅游,引导城镇居民前往休闲、避暑、采购农副土特产品,带动10万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二十四)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加快实施《重庆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依托景区、园区、特色产业基地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点推进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建设,打造“巴渝人家”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力争到2020年建成乡村旅游示范镇100个、示范村1000个,农家乐(乡村酒店、精品民宿)10000家。开展乡村旅游创客行动,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等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自主创业,培育一批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建设一批全国乡村旅游创客示范基地;建立200个网上村庄电商扶贫服务站。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重点加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特色村的道路、电力、饮水、厕所、停车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相关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
(二十五)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
组织全市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对我市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结对帮扶,帮助编制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的旅游规划,并指导规划实施。
六、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二十六)制定与完善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标准。
组织开展旅游服务标准化试点示范,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规范旅游经营服务行为,提升宾馆饭店、景区度假区等重点环节管理服务水平。大力整治旅游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虚假广告、价格欺诈、欺客宰客、超低价格恶性竞争,维护旅游市场正常秩序。
(二十七)进一步落实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
按照《重庆市旅游服务质量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暂行)》,推进旅游服务质量和社会监督工作,健全旅游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加大旅游市场监管执法力度,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
七、强化政策落实,促进旅游投资消费持续增长
(二十八)落实带薪休假和弹性作息制度。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要把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办法,带头依法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实行弹性作息制度。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以拼假、凑假方式旅游。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依法优化调整夏季作息安排,为职工周五下午与周末结合外出休闲度假创造有利条件。
(二十九)实施旅游惠民工程。
进一步落实《国民旅游休闲纲要》,推动全市各类景区落实门票减免优惠政策。鼓励旅游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给予旅游者优惠。推行旅游休闲“优惠套餐”和“重庆旅游卡”,让利于民,激发旅游消费热情。
(三十)落实差别化旅游业用地政策。
编制《重庆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以及生态保护规划等的衔接,合理安排旅游发展空间和建设时序。对投资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重点项目,要优先安排、优先落实土地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优先安排给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发展旅游业。采用多种方式分类保障旅游项目用地,对景区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用地采用计划指标,对经营性用地采用地票、增减挂钩等政策予以保障;坚持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支持区县(自治县)利用荒山、荒坡、荒滩、废弃矿山、石漠化土地开发旅游项目。
(三十一)多渠道为旅游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鼓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加大对旅游企业的信贷支持。积极发展旅游投资项目资产证券化产品,推进旅游项目产权与经营权交易平台建设。积极引导预期收益好、品牌认可度高的旅游企业探索通过相关收费权、经营权抵(质)押等方式融资筹资。鼓励旅游装备出口,加大对大型旅游装备出口的信贷支持。充分发挥市级旅游发展资金和旅游产权引导基金作用,鼓励区县(自治县)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和旅游产权投资引导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发展旅游业。
以上信息由南方财富网的小编为您提供,南方财富网的小编感谢您对南方财富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