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富网-放假频道

放假首页
放假安排时间表 节日祝福 节日大全 放假活动 放假相关

从小年到年三十的年风俗大全(3)

2015-02-13 16:37:27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同时冬天天气寒冷,做出的豆腐也不易变质,便于保存。

  当然有人会留一些豆腐渣在年节时吃,因为传说灶王爷上天汇报后,玉帝会派人到下界来访查,看一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爷所奏的那么好。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表示清苦,以瞒过玉皇的惩罚。实则是古代生产力低下,没那么多粮食吃,同时也是农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当然富人来凑热闹吃豆腐渣,那恐怕就是忆苦思甜了。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早在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即便到了今天,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天都可以吃到肉,但腊月二十六置办点大肉也是许多人保留至今的老传统。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年瑶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是说这一天除了要宰杀自己家养的家禽,还要上店赶大集,集中采购。一般情况下,这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商家的任何商品都要尽可能在这一天卖完,否则就只能到来年正月初六以后了。所以 商家容易让价,大家容易买到便宜货,同时这是年前最后一个集,即使贵也得买,没有选择和拖延的余地。这一天主要买卖的是年节物品,如鞭炮 春联,神马 香烛 赠送小孩的各种玩具礼品 女孩子的各种头花饰物礼品,总之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因此各地春节前 这天都十分红火热闹。

  有的地方在腊月二十九也赶集,俗称懒汉集,破烂集。民谚称“二十九,天下有”,即二十九这一天天下到处都赶集,商家会抓住最后机会卖掉商品,买方可以买到较便宜的货,由于商家处理的都是货底子,所以叫破烂集。买方拖到今天还买东西,所以叫懒汉集。

  由于民间传说,正月里不能剃头 ,剃头会死舅舅,因此一般都在腊月二十七之前剃头理发,俗谚称:“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所谓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源于清代,满族入关以后,强迫汉人剃头留辫子,如果违抗就格杀勿论,并声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每当剃头时就会勾起汉人对明朝的“思旧”之情,久而久之,“思旧”讹传成“死舅”,才传成这种“正月剃头死舅舅”的怪异说法。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

  民谚称:“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这天主要有以下几项活动。

  打年糕:年糕是黏米面或粟米面加大枣或豆蒸制的食品。为春节期间制作的糕就称之为“年糕”。因为“糕”与“高”谐音,过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愿。

  蒸馍在山东地区来说主要指蒸饽饽,在胶东地区最为有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面点文化。巧妇俊女竞相献技,把面食做成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成了比美比巧的活动。像许多巧手的妇女,在饽饽上做成各种面塑,有花卉、龙凤、雀蝶等。出锅后,再用各种颜料染得五颜六色,特别的喜庆。有的还做面猪头,面鱼 神虫 放入粮仓上供。也有用枣做成枣饽饽,用以供奉祖先。这些用来祭祀的面点食品,不仅选料精细讲究,造型优美,以表达虔诚和尊敬,即是人们追求艺术享受的心理反应,也是迎接新年的一种喜庆心理写照。

  做饽饽时有很多讲究,即这一天不能随便乱串门,尤其饽饽上锅蒸的时候,若是串门不小心碰上要赶紧给人家的灶塘里添些柴(财),以让锅里的饽饽发的更好。揭开锅盖若是饽饽蒸裂了一定要说“今年一定发,饽饽都笑了”。

  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对联、窗花和各种神码。这一天人们要在清洗一新的门窗,炕头,廊柱,甚至日用品上贴上对联、 窗花以及“抬头见喜”、“福”等吉庆吉言和各种年画,挂起红灯笼,同时还要贴上天地、土地、财神、门神等各种祭祀的神码,把家里家外装扮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到处充满喜气和春意。

  春节为什么要贴福字?福的含义是什么?首先,福字是会意字,古代的意思就是一人有其田,不愁吃和穿。也就是说,首先物质生活需要解决了才算有福。其次民间盛传的“五福”为: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老而善终谓之考)。《说文·示部》说:“福,佑也。”说明福字有保佑的意思。

为了讨得“福到了”的口彩,人们干脆将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