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颇族目脑节是哪天,景颇族目脑节是几月几号
2015-05-28 10:23:14 放假网 http://fangjia.southmoney.com
目脑,又称“总戈”,景颇族语意为“大伙跳舞”。亦作“目脑脑”、“木闹”、“木脑闹”。每年举行一次,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为期两三天。节日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聚集到举行目脑活动的广场。
意义
实际上,目脑全称是“木代目脑”。“木代”指的是一种善鬼,而“木代目脑”就是一种民族祭祀(祭鬼)活动。主持祭典的祭司称“斋瓦”。在他的演唱词中这样一段内容,告诉了人们目脑的另一来历:天地形成后,太阳出来的地方竖起了目脑桩;月亮出来的地方围起了目脑场,天上的目脑舞就在太阳宫里举行。参加过太阳宫中举行的目脑会的鸟返回大地后,邀同类全体来到一个叫“康星央枯”的地方,吃那里一株黄果树上结的黄果,同时还学着太阳宫中的情形举行了鸟类的目脑。人类也从鸟类那里学会了目脑。只要跳目脑,人们就有吃不完的白米、红米,有数不清的鸡、猪和牛,金银门也就打开了。
目脑节采取的是集体过节的形式,届时,人们彩衣盛服,共同赶往举行目脑的地方,参加那里举行的盛大的目舞。在举行目脑时,斋瓦要吟唱景颇族的创世史诗《目脑斋瓦》。
传说
根据目脑起源于鸟类舞蹈的传说,在柱档两端设木刻犀鸟、孔雀各一只。
目脑节
柱前立活竹高竿,表示生命常青。上方挂有横匾,匾上画有传说是景颇族发源地的喜马拉雅山。两旁搭有高台,意思是放眼远处,展望未来。下放大皮鼓及铓锣等乐器。外层围以竹篱笆,欢庆的人群就围绕这个中心跳舞。先是鼓乐齐奏,接着一队妇女头顶花篮进入会场。这时礼炮齐鸣,欢声四起,来自各地的景颇族,互相赠物敬酒,翩翩起舞。男子多手执长刀或横挎象脚鼓,女子持手绢、纱巾、花扇、树叶等物,在两位头戴孔雀羽帽的老人引导下,应着锣鼓旋律,列队绕场边歌边舞,一般要跳两天两夜。每逢大型目脑,邻县的景颇族和当地其他民族都来参加。
以上信息由南方财富网的小编为您提供,南方财富网的小编感谢您对南方财富网的支持。